开课院部:设计艺术学院授课教师:崔馨月
所属专业:设计基础教学部授课班级:214002
一、课程介绍
艺术采风与表现是本科教学计划中设计艺术学院各专业集中实践必修课程。设定时间为第一学年第二学期,是先修课程图案设计的进阶与延伸。通过对户外风景速写与创作并行的写生训练,全面提升绘画造型修养,并辅之艺术、人文、历史等等文化元素的考察与记录,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辨能力。本课程教学内容以实践和讲评结合为原则,采用示范、写生、讲评等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训练和提高学生艺术素养。教学指导思想是以强调理论与实践的交融、凸显审美能力、优化工作方式的感悟能力和设计思维的培养为目标。锤炼学生坚实的造型功底,为今后的设计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前准备
由于疫情的特殊情况,我们采取校园采风的形式,课堂上首先向学生介绍一些学校的历史、背景、发展进程,以及学校的特色风光,以此让学生带着人文、历史、审美的眼光重新观察校园,这样在进行艺术采风与表现时可以更有感情。如:红色文化情景园,位于南校区西侧,占地100多亩,建设了中共一大上海望志路会址的情景、嘉兴南湖“红船”的情景、“一大”代表塑像群、新乐当地抗日英雄的情景。在此地采风时可以让学生感受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红色精神,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具有这样的情景式教学会更有独特的优势。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红色精神,才能真真切切感受到使命的光荣,事业的伟大。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青年人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让青春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中绽放,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勇敢的奔跑的英姿。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加用心、尽责的对待自己的创作作品、对待自己的生活点滴。

红色文化情景园风光
三、课程内容
授课内容要点 |
教学重点、难点 |
作业布置 |
第一章采风概述 采风的概念 采风的目的及意义 采风的工具材料 |
难点:采风工具的熟练使用 重点:采风的目的以及采风工具的熟练使用 |
临摹练习(建筑、植物、场景) 要求:不小于20*20厘米 |
第二章采风构图知识 科学的观察方法 构图的基本形式 构图的要点 |
难点: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重点: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和构图的要点 |
14张风景速写(5张规定内容,其他不限内容)要求:大小,最长边不小于20厘米,材料不限 |
第三章采风的基本表现手法 写实的表现手法 意象的表现手法 抽象的表现手法 |
难点:抽象表现手法的绘制运用 重点:三种表现手法的绘制运用 |
14张风景速写(5张规定内容,其他不限内容)要求:大小,最长边不小于20厘米,材料不限 |
第四章设计课程体系下的采风 设计艺术专业的特点 设计艺术与采风的关系 从采风走向设计艺术 |
难点:采风在实操绘制中向设计的转变升华 重点:了解设计艺术与采风的关系,以及采风在实操绘制中向设计的转变升华 |
写生综合创作 要求:大小为4K纸,数量:一张,材料:水粉、彩铅或马克笔上色) |
四、教学手段
(一)教学手段选用
1.课前充分准备艺术采风与表现课程相关教学资料(课件、纸质书籍资料、优秀设计网站、艺术采风与表现作品范例图片等),并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我提升。
(1)听网络精品课:河北美术学院精品课、中国大学MOOC、腾讯课堂……

建筑风景写生透视的规律及表现方法

建筑风景写生中配景的表现方法
(2)授课课件:通过网络下载大量艺术采风与表现PPT,根据教学大纲整理出上课所需内容。

(3)纸质书籍








(4)优秀艺术采风与表现作品范例:花瓣网、站酷、微博……



设计网站-艺术采风与表现作品
搜集了许多优秀艺术采风与表现的优秀作品。

部分艺术采风与表现作品
2.课上充分利用艺术采风与表现课程相关教学资料(课件、纸质书籍资料、艺术采风与表现作品范例图片等),让学生认识艺术采风与表现通过色彩写生,学会对自然界的造型特征和光色变化的分析和观察,学会使用手绘对现实事物的概况把握。通过速写写生,掌握对各种形态的提炼与整理。课程培养学生灵敏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掌握最基本的外景采风能力。
(1)签到:每天定点签到,还会在检查每天作业时重新检查签到,为保障学生按时上课不早退,在下课前10分钟还会定点签退,以确保学生在外出写生时的课堂秩序与学生安全。
(2)理论讲授:通过PPT的方式,播放艺术采风与表现课件讲授理论知识,让同学对艺术采风与表现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深入理解采风的审美法则,了解和掌握校园文化的采风表现内容。了解材料与工具、观察方法、构图知识、比例、透视、空间关系,学会提炼线条和概括明暗关系,以及合理运用色彩搭配。学会运用构成和装饰的手法进行创意绘制,掌握采风的基本知识与表现技能,掌握表现技法的理论知识,掌握对现实事物在造型和色彩上的提炼与概括能力。通过采风训练,提高学生们对现实事物的审美意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以及奉献精神等方面的价值观。


线下课堂教学
(3)案例赏析:通过赏析大量优秀艺术采风与表现作品,让学生学会欣赏艺术采风与表现作品,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热爱生活。

施维手绘作品集
(二)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通过PPT的形式播放大量艺术采风与表现范例图片,让学生们欣赏艺术采风与表现作品,从采风的概述到采风的构图知识、从采风的基本表现手法到设计课程体系下的采风等角度解读艺术采风与表现的呈现方式与方法,以直观的视觉感受,激发学生对于艺术采风与表现的学习兴趣。


艺术采风与表现范例图片
2.新课讲授
课上充分利用书籍设计课程相关教学资料(课件、纸质书籍资料、书籍作品范例图片等),让学生学会艺术采风与表现的方式方法,掌握艺术采风与表现各种表现形式的运用及设计方法。在外出时会适时给学生进行艺术采风与表现示范。


艺术采风与表现教师示范
3.布置作业
首先为了让学生熟悉采风的绘制方式与方法,让学生进行临摹练习;外出开始,按照每天到达的采风地点不同,让学生绘制不同的作品。每天定点绘制,是为了防止学生只运用临摹的手段进而丧失外出采风的意义。每天进行作业的检查与指导,既可以督促学生进行作品的创作,又可以使学生在下次绘制时能力有所提高。
4.课堂总结
学生出勤情况良好。每节课都能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学生每天积极主动的找老师检查作业,大部分学生学习状态较好,能够掌握各种风景形态的提炼与整理,并能按照要求完成艺术采风与表现作品的实践创作,遇到问题课下也会及时沟通并解决。
(三)课程作业展示






(四)课程成绩设置
总成绩(100分)=平时成绩(40%)+结课成绩(60%)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含出勤情况)占50%,平时作业占50%。
五、教学效果反馈
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是辅助学生认识艺术采风与表现,而外出实践才是本门课程最终作品的表现形式。在课程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大量的练习、不同材料的使用使学生可以更好的找到适合自己绘制的表现手段,并积极参与到外出采风的过程当中。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都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在按时完成了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拓展了教学内容,使学生的提炼概括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此次课程还存在一些不足:学生在风景写生上表现的都比较良好,但是在建筑风景写生透视上会有造型感不足、透视比例不适的问题,或是整体风景表现适当,但会忽略部分造景结构组成或局部细节描绘过于粗糙的问题;其次部分学生的艺术采风与表现作品在表现上不够新颖,应利用课下时间多浏览一些优秀艺术采风与表现网站,丰富自己的艺术采风库,提高艺术采风与表现的眼界。在今后的课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更好地传达艺术采风与表现的内容与情感,营造出更舒适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