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美术学院首页

学院动态

学院新闻

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2024年师资交流活动在河北美术学院成功举行

发布者:2024-07-05 15:42:25  时间:  浏览:

7月1日至4日,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2024师资交流活动在河北美术学院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旨在加强参与院校研培计划规范管理,提升工作成效,交流研培优秀教学经验,进一步支持和指导全国广大专业院校参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持续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

活动交流启动仪式

活动交流现场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相关领导出席活动并致辞,指出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是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一项重要支点工作,并对参与院校长期以来在非遗传承研培领域的工作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活动期间,来自全国64所研培计划参与院校的110余位教师代表,以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等相关单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非遗研培的创新路径与未来方向。

河北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董小龙院长主持启动仪式

河北美术学院甄忠义校长致辞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雪芳致辞

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副司长程亮致辞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文化事业培训部主任孙法鑫主持政策解读会议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发展处副处长岳青政策解读

管理系统操作

本次交流活动内容丰富,亮点纷呈。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对研培计划实施方案及工作要求进行了全面解读,为参会高校提供了清晰的政策导向和实施路径。河北美术学院、山西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9所优秀高校分享了各自在非遗研培工作中的宝贵经验和成功案例,展示了非遗研培与现代教学理念的深度融合,为其他院校提供了可借鉴的模板。

管理系统操作

本次交流活动内容丰富,亮点纷呈。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对研培计划实施方案及工作要求进行了全面解读,为参会高校提供了清晰的政策导向和实施路径。河北美术学院、山西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9所优秀高校分享了各自在非遗研培工作中的宝贵经验和成功案例,展示了非遗研培与现代教学理念的深度融合,为其他院校提供了可借鉴的模板。

高校进行案例分享

河北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董小龙进行案例分享

山西大学教授史宏蕾进行案例分享

浙江理工大学研修班主要管理人员金肖克进行案例分享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培训班主任张萍进行案例分享

景德镇陶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熊花进行案例分享

北京工美高级技校培训部主任阳虹进行案例分享

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陈剑英进行案例分享

延边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教师张津巾进行案例分享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戏曲学院副院长李婷怡进行案例分享

分组交流环节,参会高校围绕传统工艺与传统表演艺术两大方向展开热烈讨论,分享教学心得,交流研培成果。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交流,不仅拓宽了视野,也激发了新的教学灵感,为进一步提升非遗研培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传统表演艺术组分组交流现场

传统工艺组第一分组交流现场

传统工艺组第二分组交流现场

传统工艺组第三分组交流现场

传统工艺组第四分组交流现场3日下午组织传统工艺组与传统表演艺术组赴曲阳和石家庄进行现场观摩,让参会人员近距离感受了非遗技艺的魅力和传承人的匠心独运。这些成果不仅展现了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体现了专业院校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北翰鼎雕塑集团

传统工艺组赴曲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

河北鑫特园林建筑雕塑有限公司现场观摩

传统工艺组赴国家级非遗工坊

曲阳五洲石业有限公司现场观摩

传统表演艺术组赴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现场观摩

观摩华梅少年晋剧团整建制研培成果《大闹天宫》

非遗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专业院校作为非遗传承教育的重要阵地,应继续深入参与非遗系统性保护,推动非遗保护传承与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要坚持守正创新,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核心,完善非遗传承人才梯队建设,不断拓展非遗保护方式,传播非遗理念和中国经验,为构建中国特色非遗保护理论体系贡献力量。